16岁的戴梦(化名)在7个考官面前操着枪,表演起了把子功。2月16日13:30,中国戏曲学院黄梅戏剧种的招考在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开始。今年是这所戏曲名校首次招收包括黄梅戏在内的多个地方剧种。
为什么“相中”黄梅戏,招生原则又如何,将来黄梅戏的人才培养往哪里去?考场外,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刘小军独家回答了晨报记者提问。
现场直击
首日开考21人报名,年龄跨度近30岁
下午1点多,考点门外,记者在拎着美术工具箱的学生群中发现了一个提着“刀枪”的帅哥。“估计是要考戏剧的呢。”上前一打听,果不其然,来考黄梅戏。走进候考教室,哪个考生不是带着“家伙”——武生会在腰间挂上大带、有的还在头顶绑了一股辫子;武旦随手摆弄起一支枪;穿水袖、舞绸子,忙得不亦乐乎。
据考务组透露,截止到16日下午,报名黄梅戏剧种考试的共有21人。“这只是安徽的一个考点的人数。”最小的戴梦和最年长的周先生,考生年龄跨度近30岁。
权威解读
记者:考生的年龄跨度为何那么大?最终录取还要过哪些关?
刘小军:我们属于自主招生性质,招生对象不是应届高三生,而是要有黄梅戏表演基础和演艺经验的。比如国家一级、二级演员,最低也要中专毕业生,这其中就放宽了年限。
这次在安徽考点,共有三试,分别考察基本功、理论常识和剧目表演。3月份会公布专业课的考试结果,接到文化课考试通知的学生,在高考达线后按照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录取。高考文化课的分数线是我们自行划定的。像公务员考试一样,文化课考试到最终录取,比例至少3:1。
生源好、师资好,想要招生还有“门槛”
记者:为什么这次相中黄梅戏?今年增添了哪些新剧种招生?
刘小军:黄梅戏和梨园戏、粤剧、闽剧等,是今年学院表演系首次招收的专业方向,我们在两年前就开始了开设黄梅戏专业的调研。简单地说,新增剧种要考虑它是否具备办高等教育的价值和基础。这其中包括是否有充足、优质的生源,是否有艺术家、教育家、研究家组成的师资团队,地方文化单位、院校、剧团对开设新剧种、培养高级人才的热情高不高。
黄梅戏专业目前计划采取2+2模式,先在北京学习专业基础课、创作课,再到安庆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学习唱腔等。采取免学费的政策。
学院60多年办学历史,京剧和昆曲是重点,但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京剧表演剥离单独成系,表演系正式开始侧重多剧种的招生,目的就是着眼于全国性的大剧种、非遗剧种、濒临失传剧种,还有历史久远的剧种,比如这次增添的梨园戏又有“戏曲活化石”之称。
黄梅戏下次再招,还要等一等
记者:这一拨学生进校后会享受怎样的培养?明年还会再招黄梅戏专业新生吗?
刘小军:韩再芬等黄梅戏艺术家都与学校有密切联系,除去基础课理论课,荣誉和客座教授将会亲临课堂授课。
现在等着排队进来招生的专业有不少,但我们确定招生要等条件成熟,下一步川剧、河北梆子、山西和北京的剧种都在考虑。黄梅戏专业要等这一届运转起来,再看培养条件和效果之后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