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中,已经很少能看到画得十分出挑的学生。有些学生对于艺术的热衷,一说话眼睛都会放光,这种人属于考了几年的,基本功比较好,虽然基本功不是学好的全部条件,但至少证明他努力了很久,抱着梦想进入学校的,可他眼里的光芒仅仅在进入学校的第一年闪亮,第二年开始就渐渐稀少,之后更趋暗淡。有艺术理想的学生况且如此,那些本身就是抱着要一个文凭而走美术路线“曲线救国”的学生更是如此。为什么我们的美术教育体系会扑灭理想的火花?
中国的美术学院到现在为止的考试方法,规定每个学生要用素描和色彩通过考试,这是始自卢浮宫的西方古典主义艺术长期以来统治着中国的美术学院教育。北大教授朱青生在无数个场合抨击过这样的“传统”,他曾经告诉《艺术评论》:“当今一切发达国家的艺术家都不会用卢浮宫里面画画的方法去作画,而只有中国、朝鲜、伊朗等国家把卢浮宫的传统当作主体。卢浮宫为什么不是我们今天的艺术?卢浮宫的建立是在17世纪中期,代表法国学院派的古典艺术、专制主义,属于人对人的精神统治方法。路易十四说,‘我为什么建立美术学院,我就是要用艺术统治人类。’当社会在行进的过程中,伴随着现代艺术的革命建造了新社会,我们无法想象在现代社会里面还有不是现代社会的现代艺术。”
而始自卢浮宫的西方古典艺术是在前苏联对中国的影响之下,成为了中国美术院校的主流教学。“现代美院应该读的是思想,而不是练技术、研究人体200多块肌肉的组成的。”有批评家认为中国的美术学院的绘画训练之所以无法培养出艺术家而只能停留在设计师的阶段,就是这套早已落后于世界的写实主义占主导的体系束缚、扼杀了学生们自由发挥的主观想象。“颜色如果只存在于固有色和环境色,那作为艺术家而言,感觉就是走偏了,现代艺术看到的应该是主观颜色。”即使在以列宾、契斯恰科夫体系为代表苏联的写实主义艺术中,后者也永远无法成为前者,缺少想象力、生活实践、人文精神的力量,永远也画不出《流放的归来》。
王凯认为:“当代艺术只与社会认知有关,寻找个人自我价值影响,研究社会思想演变的产生。”这意味着美术学院的学习理应教会人更多的东西,艺术视野要进行多元化的训练。世界各国的美术学院都不会忽视基础训练,但艺术更重要的在于其思想性。
与中国相比,美国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有怎么样的要求?据此前的报道,在美国,无论你有很深的专业基础还是什么都不知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天赋、感兴趣、有想法。和中国艺考流程不同的是,每年,美国艺术类高校招生,并不参照当年专门设立的艺术测试考试成绩,也不参考本国统一的文化课成绩,招收国际学生主要考量英语水平和艺术素养。而对英语成绩的要求,学校一般给的尺度比综合性大学宽松。考生只要达到 雅思或者托福考试成绩的底线,就可以通过初选。除了成绩和个人简历,美国报考艺术院校的学生在递交给美国艺术高校的申请材料中,最重要的是自制的一本作品集,一本能体现你艺术天赋的集子。
“对本科生来讲,美国的艺术高校偏爱两个极端的学生——要不你专业非常优秀,要不你就是‘一张白纸’,只要他真正对艺术感兴趣,有想法。”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认知,本该与时代的车轮共同前行,而艺术教育更是着眼未来的一项教育,学校教育的落后硬件设施尚在其次,观念的滞后更值得探讨,这也许是导致中国参加艺考的学生和家长的短视所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