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欣欣向荣,它与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繁荣牢牢联系,密不可分。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舞者的表现外,更是舞蹈编导辛勤耕耘创作的结果。
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只有在把握了一定的舞蹈表现技能和舞蹈创作知识后,才能进行舞蹈的创作工作。也就是说,一个舞蹈编导不仅要透彻地理解舞蹈艺术的特征,而且还要正确地把握舞蹈的表现手段、表现手法及表现形式,要根据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编创舞蹈作品,否则将无从进手,由于一切艺术创作都没有现成的“药方”。要完全解决编导的能力题目,就需要加强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和进行不懈的艺术实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具备超常的思维能力,即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及观察能力,是作为编导缺一不可的,只有这样编导的个性才得以彰显。
一、编导的个性决定作品的个性
舞蹈作品的个性,是愉悦、启迪、审美的依托,是人类熟悉能力的深化与创造力的呈现。一个舞蹈作品能够存活、久演不衰的价值所在,是与舞蹈作品的个性、编导的发现创造密不可分的。没有新的发现与创造就不会形成鲜明的作品个性,而作品没有了个性,就不会给观赏者新奇的感觉。没有出新的东西,也就谈不上艺术的创造。也就是说,艺术贵在创新。舞蹈作品的个性是编导在发现与创造中形成的。假如编导没有创作的个性,作品就会黯然失色。然而,舞蹈编导的个性,是相对于他人而言的,这个个性可能会成为某编导一系列街舞音乐故步自封画上等号,就意味着该编导将“日薄西山”了。所以,对一个舞蹈编导来说,不能为求自己的个性而放弃追求作品的个性,只有在不断地超越自身的过程中,在不断地追求作品的个性中,才能常葆编导的创造活力与艺术青春。
二、作品的个性表现编导的个性
舞蹈作品就像人一样,有着它特有的、鲜明的个性,这恰恰是编导个性的反映。编导的个性与作品的个性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编导的个性是某编导及其一系列作品中表现出的与他人不同的特点;而作品的个性是一个作品与他人作品不同的特点。具体地讲,编导的个性是作品个性的基础所在,而作品个性又是编导个性的表现。因此,没有个性的编导也就没有了作品的个性,假如只讲共性而忽视了个性,就不能把舞蹈称为艺术,那还谈什么作品呢?舞蹈《千手观音》这一精品众所周知,它是张继刚编导的力作,该作品给人妙曼而又庄重、古朴而又典雅、婀娜而又祥和的感觉。它通过复杂多变的舞蹈语汇和肢体语言,把一组组经典优美的造型定格在时间与空间的契合点上,编导并没有拘泥于队形的变化无常,却编创出层出不穷的视觉震撼,而这一切震撼的演绎均处于无声的境界中。这是编导的大胆和信任以及出奇制胜的意识所带来的、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便是编导个性在舞蹈作品个性中显现的最好范例。
三、编导的个性与作品的个性紧密相连
保持创造活力与艺术青春,赋予舞蹈作品有活力、有灵魂,让每件作品具有它的个性。首先编导需要有不断追求作品个性的理念,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树立这个观念才能使编导有追求作品个性的内在动力。其次,编导要深进日新月异的生活,让有个性的作品在编导感受新生活的过程中诞生。还要广开视野、广泛吸收营养,多向其他姊妹艺术学习和鉴戒,由于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都是在继续、鉴戒、超越他人、超越自己的过程中产生的。作为一名称职的舞蹈编导需要勇于实践、敢于实践、大胆创新,这样自己的“才思”就不至于枯竭。
综上所述,在追求舞蹈作品个性时,还应该考虑到舞蹈艺术的基本规律,考虑到观众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及接受能力,要符合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实际,这样才能使作品的个性建立在舞蹈艺术与观众两方面的基础上,否则将因失往舞蹈的魅力、失往众多的观众而被抛弃。可以这样说:有个性的作品不一定都是成功之作,但是成功的作品则必定具备它特殊鲜明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