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影视爱好者的光影人生:纪录影片独领风骚,从放映员到副厂长,一位老电影爱好者的回忆。在低谷中坚守梦想,心中有个电影梦,民间爱好者的奋斗,媲美好莱坞烂片。
编导网新闻消息 提要:提起电影,不少人对好莱坞大片津津乐道,《集结号》、《英雄》等国产片也是人们追捧的对象。其实,我省也有一批爱好者。他们虽没有张艺谋、冯小刚那样出名,但他们默默献身于电影事业,在纪录片、科教片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大奖,为宣传我省以及繁荣影视文艺发挥了重要作用。
纪录影片独领风骚 一位老电影爱好者的回忆
1970年,还在河南大学教书的张仲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从此会和电影打交道。
当年10月,为筹建河南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现为河南电影制片厂),我省特地从各文化部门抽调人才,张仲彬就是其中之一。“我是教书的,以前对电影一窍不通。”近日,70岁高龄的张仲彬向记者讲起了他的光影人生。
那时,我省尚没有拍摄故事片的资格,因此爱好者唯一能做的就是拍纪录片。跟着别人学习4年后,张仲彬开始独立编导摄制纪录片,先后拍摄了《水杉》、《水乡园林》、《丝绸宝库》等影片。
“这些纪录片都成了珍贵的影像资料,有些还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哩。”张老说,1980年,公安县一带发生特大水灾,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请求援助。几个月后,联合国才派出专家组前来考察。可这时,洪水早已消褪,各种恢复生产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专家看不到洪水肆虐的场面,又如何能争取到援助呢?幸好,当时张仲彬他们已经拍了关于水灾的纪录片。纪录片被送给联合国专家组审阅。很快,一批救灾物资被运抵灾区。
1989年,中南六省联合拍摄反映六省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纪录片《中南情调》,编导的重任落在了张仲彬的肩上。要在20分钟内展现六省的风情,怎么做得到呢?“五条江加一个海,不正寓意百江归大海吗?”经过近两年的采风和反复思考,张仲彬突生灵感:他巧妙地将五省的河流——黄河、长江、湘江、漓江、珠江,与海南岛结合起来作为主线,沿途则分门别类介绍当地风貌风俗。“比如在河南,我主要展现历史古迹,在河南主要展现三峡,并从三峡过渡到湖南的湘江,到了广州和海南岛,我只反映当地的吃喝玩乐,这样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后来,该影片获得河南省外宣优秀作品一等奖。
随后,张仲彬又编导拍摄了《金色海南岛》和《中国人的传统节日》等纪录片,被文化部外联局译成12种外语版本,发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拍《金色海南岛》时,当初曾想让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是文化部领导点名让我拍的。”张老说。为拍好五指山的镜头,张仲彬一行清晨就开始爬对面的一座山。天气很热,大家都扛着摄影器材,有的肩膀上都磨破了皮。直到下午4时许,众人才爬到山顶。可当时风很大,加上逆光,无法进行拍摄。众人只好空着肚子在山顶上等到晚上六七点钟,太阳落山,才开始拍摄镜头。后来,这组镜头只用了10秒钟左右。
1986年,张仲彬开始拍摄大型系列纪录片《清江畅想曲》。1992年,他又开始参与拍摄《三峡梦正圆》。其中《三峡梦正圆》第一集获中国电影华表奖和河南省屈原文艺创作奖。
从放映员到副厂长
在低谷中坚守梦想
1981年,陈强在部队观看影片《三峡情思》时,就萌生出从事电影业的梦想。
4年后,他从部队转业进入河南电影制片厂。此后,他先后做过洗印工、放映员、生产调度、剧组、剧务、场务、制片等,现为主管影片生产的副厂长。陈强接触的第一部电影是历史题材片《战国钟声》,他在剧组做剧务。
“真正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拍摄《辛亥首义》。”他说。这是一部8集电视连续剧,也是陈强作为制片人参与的第一部影视作品。那是1990年夏天,剧组在江厦一个靶场拍摄。每天要拍哪些镜头?需要哪些人出场?需要准备什么道具?这么多人的生活怎么安排?作为制片人,这些都需要陈强来考虑。“那时,我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起床了,一直要忙到晚上12点钟才能睡觉。”这样一忙就是两个多月。影片拍完,陈强的工作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总共有四个制片人,我年龄最小,却排在了第一位。”他说。
1995年,7集电视剧《家在三峡》在宜昌开拍,陈强担当制片人。后来,该剧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当年,该剧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发生了重大变革。1998年,国家对故事影片的出品权再次放开。当年,陈强和同事们拍摄了故事影片《世纪之梦》。作为建国50周年献礼片,该片后来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和优秀编剧奖。
在人们的眼中,河南没几部自己的电影。对此,陈强解释说,电影分几大类,故事影片只是其中之一。不过,陈强承认,河南确实没几部叫得响的故事片。“这与我国电影制度有关,以前,像我们这样的省级电影厂,是没有资格拍摄故事片的,后来有资格了,又遇到电影院线制改革,要走市场化路子。”而这,恰恰是中国爱好者的薄弱之处。“改革初期,我国电影步入低谷,以前每年产100多部故事影片,到2000年左右每年只有几十部。”
作为省级电影厂,一没经费,二没人才,三没拍摄场地,怎么办?是偏安一隅,还是坚持梦想?这是陈强他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经过慎重考虑,大家一致同意拍儿童片。“投资少,也符合时代主旋律。”就这样,从2000年至今,陈强先后组织拍摄了《我的小学》、《春天关不住》、《阳光伙伴》等儿童故事片。“虽不像大片那样叫座,但仍能赚些小钱,维持电影厂的运营。”他说。
心中有个电影梦 民间爱好者的奋斗
王汉清是一名作家,但也是一名爱好者。去年,他凭借出品的《乡医情》和《守护》,成为河南小有名气的民营爱好者。
1981年,王汉清从部队转业,回到黄陂农村。当时,武汉市文化局和团市委联合举办影视培训班,分为表演、编剧和导演三个专业。王汉清自小爱好戏剧,就报考了编剧专业。“那时候,我身无分文,生活费都成问题。”王汉清回忆。刚好,哥哥在武汉打工,有一辆板车,就给了王汉清。王汉清每天放学就拉着板车,到码头搬运货物赚生活费。
那是冬天,有天晚上听完课,王汉清想着第二天的生活费怎么办?他和一名黄陂老乡一起拉着板车,来到16码头接活。结果,两人以每人8元的报酬,接了一笔运送约1000公斤煤气灶到武昌大东门的活。一人拉着一车煤气灶,从凌晨零时开始,足足走了4个钟头,才到大东门。寒风凛冽,但两人竟一身热汗。“现在天还早,咱们到火车站再找个活干干?”交了货物后,老乡提议。不想,因极度疲劳,王汉清路上竟一头栽倒,手指也划破了,鲜血直流。老乡忙将王汉清拖到医院救治。包扎好伤口,老乡又把他拉回了汉口。“你看,现在手指上伤痕还在。”就在那时,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个剧本——8幕剧《棒打鸳鸯》,获得孝感市戏剧创作二等奖。
后来,王汉清先后在《少年科技报》和《少年文学报》当记者、编辑。1985年,中国电影学院在武汉设立分院,王汉清被邀请做文学部部长,其间他创作了上下集的电影剧本《风雨情》。再后来,他考上武汉大学新闻系插班生。毕业后,王汉清被分配到新华社河南分社,参与创办《河南经济报》。
2002年,他离开《河南经济报》,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如今,他已有多部长篇报告文学出版,屡次获得国内大奖。然而,他仍有一个电影梦。2006年5月,他成立了武汉楚天寒青影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并先后拍摄了《乡医情》和《守护》两部影片。其中《乡医情》讲述的是农村医疗的故事,《守护》则是根据其长篇报告文学《火炬在山乡燃烧》改编,以郑琦为原型,讲述了退休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感人故事。今年,这两部影片均被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收购。
更多新生力量注入 河南电影走向繁荣
半个世纪来,我省电影事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坎坷之路。
1958年,全国分片区建立了一批电影制片厂,中南区是武汉电影制片厂和珠江电影制片厂。1961年,武汉电影制片厂联合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著名影片《洪湖赤卫队》,其中的《洪湖水,浪打浪》等唱段成为中国民族歌曲经典。1962年,该片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
1962年,中南区的两家电影制片厂合二为一。武汉电影制片厂的大部分职工和设备被转到珠江电影制片厂,只有做纪录片的一部分留了下来,被安排到其他文化部门。1971年,我省恢复河南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78年更名为河南电影制片厂。
此后,该厂抓住机遇,拍摄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故事影片。1981年拍摄的《三峡情思》,是一部反映三峡风光旅游的故事片,先后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映。此后,该厂接连拍摄了《徐九经升官记》、《五(二)班》等10部故事片。
与故事片相比,我省纪录片在国内优势明显,实力仅次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我省先后拍摄了500部左右纪录片,其中《江城武汉》、《今日宜昌》、《黄鹤楼》、《武当山》、《中国杂技》、《金色海南岛》等,在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2004年,该厂与长江三峡总公司新闻宣传中心联合摄制了大型纪录片《千秋三峡》,荣获第十一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
在科教片领域,该厂拍摄了《农村改水》、《预防血吸虫病》、《网箱养鳝》等10部电影科教片,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0年前后,该厂在电视剧方面有突出发展,比如《台湾黑猫旅社》、《家在三峡》、《好大一个家》等400多部集。其中《台湾黑猫旅社》创当年全国录像带发行量最大纪录,《家在三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同船过渡》和《好大一个家》先后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如今,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影视行业之中,如百步亭集团投资拍摄的《江城夏日》、中新社河南分社投资拍摄的《舟舟》、以及江通动画、天空文化公司等等民营企业都在做影视制作。我省的影视制作正迎来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
对此,河南省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余述平称,目前,我省已建成6家影视创作拍摄基地,准备建成10多家。明年,我省还将举办影视剧本大赛,争取用三四年时间,将河南打造成影视剧本输出基地。(记者张文龙 实习生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