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艺美术系纲举目张:编大纲 定方向
军艺美术系主任刘大为回忆起当年,筚路蓝缕,创办阶段的艰苦岁月:创办于1958年的解放军艺术学院,在“文革”中一度停办,“文革”后刚刚恢复建院。因此,整个军艺都是在百废待兴的初创恢复时期,各项条件都极为艰苦。而且,“文革”前的军艺仅有表演专业,如音乐、戏曲、舞蹈,1979年恢复重建时,才新建了美术系。我去报到时,刚刚入学不久的新生们已开学,在工棚里上课,还未开始系统的学习。
当时的物质条件很艰苦,办学是在解放军气象学院的旧址上,一片树林边上。教员的宿舍和学校的教室都是简易工棚。学员睡的是大通铺,教室是木板房。当时最困难的还是没有教材和教学大纲,一切都是从一穷二白开始,从无到有,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逐步走向正规化高等美术教育并建立军队美术教学的体系。军艺美术系初创时,有来自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老前辈”黄丕星、潘立模,也有军队的有创作经验的艺术家,但缺少系统正规的高等美术教学规范。在系里的老教员的支持下,我们收集了地方各大美术院校的教学大纲和相关资料作为参考,设计我们自己的教学科目课程,着手制订有军队特色的教学大纲。
在借鉴、学习地方经验中,坚持军队的特色,明确为部队建设服务,为兵服务,突出这个大方向始终不渝。在建设部对美术事业中,要坚持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创作原则,以反映部队生活和时代精神为主旨,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在办学之初,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校党委的关心下,明确的教学目标,从办学方向、教学方针,到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都要求突出学科的特点和部队特色,强调系统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在教学中,我们抓住了部队学员的两个特点:首先,学员多来自部队基层,是有创作实力的美术爱好者,如电影队的放映员、宣传员等。学员中也包括一些高中毕业生,但大多数来自部队基层单位。部队学员的特点是生活感受深,有热情,对部队有感情,有生活体验,有创作实践经验,有的甚至参加过全国展览。但没受过院校的正规基本功训练。针对这个特点我们的课程设置,把造型、色彩、构成等基本功的训练放到重要位子,训练时间上占很大比例。充分发挥学员们有生活感受有创作激情的特点,把创作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在校学习期间。
把参加创作实践与学习结合起来。这已成为军艺美术系的一大特色。鼓励学员教员参加全军、全国乃至社会上的重大美术展览,并尽可能地提供便利条件,包括绘画材料、学术指导让学员们尽可能多地参加艺术创作。鼓励大家在创作中发现不足。在比较中找出自己努力的方向,学习借鉴其他艺术家的优长,在江海中学习游泳,增加阅历,得到锻炼,实践机会增加了,能力也提高了。我们辅导要求学员自己动手托裱、装框,做画布,做熟宣,以深入了解绘画的材质和实际效果,提高对材料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我们这些在探索中取得的成果,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成效。
(责任编辑:解放军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