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投资较少的中小影片来说,那些动辄投资几千万,甚至是所谓的大片的亏损甚至更高。单从票房上计算的话,2011年大片失利的例子不在少数,九月份上映的《剑雨》,虽然口碑极好,却惨败给另外三部同期上映的大片,其对外宣称的投资额是1400万美元,即使除去海外售出的600万美元,也还差800万美元才能全部收回投资。而根据中国电影市场1:2.5的投资效益比,其国内票房要达到2000万美元才能保本。现在其国内票房还不到8000万,还有5000多万人民币的差距。投资8000万的《西风烈》喊出过亿口号,结果只以6600万惨淡收场。投资千万票房十万,跟投资亿元票房千万相比,谁亏得更多?
当然,票房并不是衡量盈亏的唯一标准,很多影片除了票房,还通过海外票房、版权买卖、广告赞助等多种渠道收回成本。而且大片一般都是由多方资本的介入,投资分散,也有利于回收成本。然而疼痛几何,相信只有投资人自己心里才清楚。
当电影投资者纷纷高喊着“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时候,仍有不少胆大者勇往直前。有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全年影片立项达1800部,涉及制片单位超过1100家,其中,民营制片单位超过1000家。黄群飞告诉记者,制片队伍如此庞大,说明了电影行业近几年的火爆。“为什么这么火,除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中国的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文化消费呈爆发式增长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种资本的开放进入,给予了电影市场前所未有的活力。”然而这么多的影视单位,真正长期从事影片创作的机构却为数不多。
曾投资电影《80后》的新原野娱乐传媒有限公司CEO裘华顺就告诉记者,他第一次投资电影的时候对这个市场完全不了解,“当时只是为了帮朋友的忙,等影片拍出来之后才发现完全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这才开始逐渐了解这个行业。”虽然目前仍在继续电影投资生意,裘华顺却因为自己的第一次冲动而付出了代价,因此他反复强调理性投资的概念,“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
裘华顺算是幸运的,至少他挺过来了。在电影界,不乏投资一部影片就战死沙场的影视公司。据电影《打擂台》的发行方博纳影业的工作人员透露,当时做这个项目就是为了帮朋友的忙。这种帮忙性质的投资和运作在电影业内也不在少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这样的现象见怪不怪了,他甚至对记者说,“钱就这么多,有人赔钱,肯定就有人赚钱。至于说是谁赚到了钱,我们不得而知。他们(投资人)如果血本无归,就不会再投了,既然投钱,说明他们有实力,愿意赔,那我们替他们发什么愁呢?”
对于这种现象,黄群飞认为市场的规范需要一个过程,盲目投资带来的泡沫越来越高,中国电影产业必须经过市场的淘汰和整合才能迎来由粗放到集约的产业升级。“现在正处于‘春秋战国时代’,哪几家公司会笑到最后还未可知。通过不断的竞争、淘汰、兼并,慢慢的中国也会像好莱坞一样,形成几个大型的垄断公司和一大批独立公司这样的格局,到那个时候就是电影真正的黄金时代。”若要给这个过程加上一个期限的话,黄群飞认为“至少需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