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前瞻纪录片的未来发展,无法不先回顾纪录片在过去百年来的发展情形。就形式而言,早在 1895年卢米唉兄弟推出actualite(纪实电影)时,纪录片就已出现了雏形。由纪实电影由纪实电影后来发展出新闻片(newsreel)的形式,再由新闻片启发了二0年代苏联导演维尔托夫(Dziga Ver tov)的「真理电影」(kinopravda),创建了「电影眼」、「无线电耳」的纪录片理论。为了阐释「电影眼」的理论,维尔托夫拍摄了纪录片的经典作品【持摄影机的人】,树立了「反映自我」(r eflexivity)的纪录片美学,甚至可以说直接启发了六0年代法国「真实电影」(cinema verite)与「战斗电影」(militant cinema)的理论与实践。
纪录片的第二种重要的形式也同样出现在二0年代,即是由福莱瑞蒂(RobertFlaherty)拍摄【北方的南努克】而开始的一种「观察的」(observational)纪录片制作的美学观念,同时也创出了一种介于虚构与写实之间、本质十分暧昧的电影(或纪录片)类型。福莱瑞蒂被尊崇为这种类型纪录片的开创者,但他其实追求的是一种素民演出自己生活的「半虚构式」的电影,也是二战及战后某些欧美纪录片工作者擅长的纪录片形式。
二、三0年代欧洲艺文界介入电影创作,在实验电影与纪录片类型中,一些艺术家不约而同创出了「城市交响曲」的形式,可说是纪录片创作者中的「形式主义者」。他们注重影像的结构及与音乐的关连性更甚于内容的社会意涵。「城市交响曲」的影响可见于二战后美国及欧洲出现的许多「交响诗」纪录片。
等到英国的格里尔生(John Grierson)把纪录片当成社会改革的工具,在英国领导了一场纪录片运动,纪录片才开始其「社会改革」的角色与包袱。格里尔生所提倡的纪录片形式,其实是压制不够精确的(甚至可说是暧昧的)影像,而充分发挥声音(包括旁白、音乐、音效、环境音)传达精确讯息的功能。在有声电影尚未建立美学基础的三0年代,英国纪录片在声音上的实验勿宁是十分重要的成就,但其恒久的不良影响却是使得生活性、观察式的纪录片形式被压抑,使得以旁白为主、影像为辅的「插图式的」纪录片形式主导了三0年代以后全世界纪录片形式的发展长达三十年。一直到五0年代英国「自由电影运动」、法国「新浪潮」与东欧新电影的出现,纪录片的形式才又逐渐丰富起来。格里尔生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或影响,就是把纪录片制作由公或私领域引导至「为机构服务」的方向,也就是寻找纪录片的资金提供机构(sponsors)去完成纪录片的创作。格里尔生是很好的制片,懂得如何化解出资人的干预,但由机构出资的这种影片(叫sponsored film)搞得不好,很容易就变成「公关电影」、「宣传片」。在广义的纪录片定义中,这类型的纪录片其实在整个纪录片历史中也占有相当的重要地位。
六0年代以后,纪录片的形式有了重大、多元而且快速的转变。先是以旁白为主的「独断式的」(daidatic)纪录片被摒弃。以名人或一般人为拍摄对象的生活观察与记录蔚然成风。其间,法国与美国电影工作者或学者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关于影像的「真实性」、「客观性」,及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间的关系,终于造就出「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及「观察的电影」、「参与观察的电影」(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等不同的纪录片美学观,也在纪录片形式上增加了访问、人在摄影机前后彼此的互动关系、拍摄者身份的揭露与否、第一人称主观角度的影像与声音….等新的元素。「直接电影」早期模拟剧情片的表达方式,运用多架摄影机由不同空间或角度同时拍摄再剪辑成同时性的事件,也引起后来关于纪录片与剧情片在形式表达上的异同。电影符号学在这一方面的讨论,厘清了纪录片与「真实(世界)」(real(ity))的不对等关系。纪录片=客观、真实的迷思终于被揭穿。纪录片影像与声音的操作模式一旦被解析出来,「假纪录片」(fake or mock documentary)的形式很自然就在这时候出现了。在这种情境中,以纪录者周遭亲朋好友为观察互动对象的「个人纪录片」在七0年代之后,逐渐风行全球至今方兴未埃。一种以摄影机为借口去介入人物的生活或事件的发展的「探索式」(exploratory)纪录片风格也在同一时期开始出现。
纪录片在六、七0年代朝「反映自我」(reflexive)的方向发展,是受到人类学同一时期的思潮的影响。事实上,民族志或人类学电影(ethnographic or anthropological film) 在美学上的讨论,才是促成纪录片美学在七0年代以后逐渐蓬勃的推动力。人类学电影也在不同国籍、理论、派别等因素的交叉影响下,在七0年代后呈现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